本报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,党的忠诚的文艺战士,著名诗人、作家阮章竞因病医治无效,于2000年2月11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87岁。
阮章竞1914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一个贫农家庭,因家境贫寒,只上了4年小学,而后一直刻苦自学。他13岁当徒工,20岁失业,随即到上海,开始从事文学创作。1934年发表第一部小说《割稻的故事》。1936年6月参加革命,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阮章竞曾任八路军太行山剧团团长、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副秘书长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、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主任、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文联副主席、北京作家协会主席等职。
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和文学创作生涯中,阮章竞写下了大量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小说、诗歌、散文、歌剧、话剧等各种体裁的作品。其代表作长篇叙事诗《漳河水》创作于1949年,以优美的意境,流畅和谐的节奏,清新活泼的语言,丰富多变的民歌曲调,受到广泛好评;他的重要作品童话长诗《金色的海螺》获全国儿童文学首次评奖的一等奖,后被改编成电影。新时期以来,老诗人再一次焕发出创作青春,出版了诗集《夏雨秋风录》、《阮章竞诗选》,散文集《新疆忆旅》,长篇小说《霜天》等。在生命的最后一年,他将新时期创作的300余首诗歌编成《晚号集》,时时带在身边,直至去世,子女们从病房中护送出他的遗体时,他怀里抱着的,就是代表他生命延续的这一部书稿。